
警惕股市“热点”陷阱:揭秘机构收割散户的套路

当“热点全面开花”沦为套路:一场精心策划的收割?
虚假繁荣下的暗流涌动:谁在为“热点”买单?
周一的市场,一派歌舞升平的景象:黄金闪耀,创新药高歌猛进,科技股也来凑热闹。但这种“热点全面开花”的表象,闻起来总带着一股浓浓的韭菜味。 所谓的“业内人士”高喊着“大部队频频出手,真金白银”,仿佛不赶紧上车就要错过一个亿。可我看到的,却是镰刀挥舞,收割机启动的信号。
这种“热点”叙事,早就成了股市里屡试不爽的套路。先是放出一些似是而非的消息,再由所谓的“专家”站台,最后引诱散户入场,在高位接盘。 黄金、创新药、科技…这些板块本身并没有错,错的是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包装成快速致富的神话,然后堂而皇之地收割散户的血汗钱。
“核心资产倒车接人”?刘煜辉们的乐观与散户的迷茫
黄金十年?还是高位套牢?
刘煜辉之流的经济学家,最擅长用一些似是而非的概念来忽悠人。 “核心资产倒车接人”,听起来很诱人,仿佛只要胆子够大,就能抄底捡漏。 但问题是,谁能保证这就是底?谁又能保证这些所谓的“核心资产”不会继续下跌?
黄金更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 “黄金是最好的定投资产,现在仍然是一个很好的买点”, 这话听听就好,千万别当真。 黄金的价格波动受太多因素影响,地缘政治、美元走势、通货膨胀… 任何一个因素的变化,都可能让黄金价格一落千丈。 更何况,现在黄金价格已经处于高位,再盲目入场,很可能成为高位套牢的炮灰。 刘煜辉们或许能靠着影响力赚得盆满钵满,但散户的命运,往往是被收割得体无完肤。
彭祖的“龙寡头”理论:是投资圣经还是机构阴谋?
关税迷雾下的真金白银:谁在浑水摸鱼?
彭祖的“龙寡头”、“大逻辑”、“大趋势”,听起来头头是道,但细细琢磨,却全是模棱两可的废话。 沿着“机构、游资、散户形成共识的板块”去投资? 这不就是追涨杀跌吗? 机构和游资的消息比散户灵通得多,等散户发现“共识”的时候,往往已经错过了最佳入场时机,甚至成了机构和游资的接盘侠。
“关税开启后,市场一直是大部队频频出手,用真金白银向市场发出最强音”, 这更是无稽之谈。 关税的影响复杂而深远,不是靠“大部队”就能左右的。 所谓的“真金白银”,很可能只是机构为了拉高出货,营造繁荣景象的障眼法。 散户如果轻信这种鬼话,盲目跟风,只会成为机构的盘中餐。
四大“高确定性”板块:通往财富自由的快车道?
创新药:海外药企的“最佳路径”?
把创新药、国产算力、消费和黄金,并称为“四大高确定性板块”,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创新药的研发周期长、风险高,就算“龙寡头企业开始崛起”,也无法保证每个药都能成功上市。 所谓的“海外大药企引入中国创新药”,不过是资本逐利的本能,能不能给国内药企带来真正的发展,还未可知。
国产算力:科技股的“硬”伤与流动性困境
国产算力更是个伪命题。 诚然,在某些领域,国产芯片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与国际巨头相比,差距依然巨大。 况且,科技股对流动性要求极高, “成交额在1.5万亿以上才会走牛市”, 这句话已经道出了真相:在流动性不足的情况下,国产算力很难真正崛起。
消费龙寡头:不需要刺激的“慧眼”考验
“消费龙寡头不需要刺激也可以涨”, 这纯粹是幸存者偏差。 2016年—2021年的消费超级大牛市,是建立在特殊的经济环境下的, 很难复制。 现在消费疲软,需求不振,就算有“慧眼”,也很难找到真正有潜力的消费股。
黄金:避险天堂还是泡沫陷阱?
至于黄金,前面已经说过了, 风险极高,根本不是什么“高确定性”的投资标的。 所谓的“四大高确定性板块”,不过是精心包装的陷阱,引诱散户跳入其中。
财报季的“增长神话”:数字游戏还是价值投资?
百利天恒的“扭亏为盈”:一笔授权金撑起的股价神话?
财报季,又是各种“增长神话”粉墨登场的时候。 百利天恒营收暴增936.31%,归母净利润增加44.88亿元… 这数字确实亮眼,但仔细一看,却发现猫腻: 业绩暴增的主要原因是收到海外药企的8亿美元首付款。 这笔钱固然重要,但它是一次性的收入,并不能代表百利天恒的真实盈利能力。 靠一笔授权金撑起的股价神话,能维持多久? 这才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寒武纪-U的“国产替代”:英伟达阴影下的狂欢?
寒武纪-U的业绩增长,同样值得警惕。 营收暴增4230.22%,净利润扭亏为盈… 乍一看,似乎国产芯片真的要崛起了。 但别忘了,寒武纪-U的业绩增长,很大程度上是受益于英伟达芯片受限。 在英伟达的阴影下,寒武纪-U的“国产替代”之路能走多远? 这仍然是个未知数。 更何况,存货余额持续创历史新高,这到底是“备货充足”,还是“销售不畅”? 恐怕只有寒武纪-U自己心里清楚。
投资分析背后的利益链:免费的午餐最昂贵?
文章最后还不忘附上二维码,让你去“免费观看直播回放”,预约“每周三的《趋势大时代》直播”。 这看似贴心的服务,实则暗藏玄机。 所谓的“投资分析”,很可能只是为了推广某些产品或服务,或是为了给某些机构抬轿子。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更没有无缘无故的爱。 那些所谓的“专家”、“老师”,看似在为你指点迷津,实则可能在把你引向深渊。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比什么都重要。 不要轻信任何人的推荐,不要盲目跟风,要学会自己分析、自己判断,才能在这个充满陷阱的股市里生存下去。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