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author

惊天逆转!A股首例:亏损公司竟豪掷4000万分红,背后真相细思极恐!

惊天逆转!A股首例:亏损公司竟豪掷4000万分红,背后真相细思极恐!摘要: 晶丰明源:亏损之下的分红疑云3月11日晚间,半导体企业晶丰明源(688368.SH)发布了一份备受争议的2024年度财报。这份财报显示,公司在面临3305万元亏损的情况下,却计...

晶丰明源:亏损之下的分红疑云

3月11日晚间,半导体企业晶丰明源(688368.SH)发布了一份备受争议的2024年度财报。这份财报显示,公司在面临3305万元亏损的情况下,却计划拿出4345万元进行现金分红,成为A股市场首家在业绩亏损的情况下仍然坚持分红的上市公司,引发市场广泛关注。更引人注目的是,为了保证分红计划的顺利实施,晶丰明源还在同一天修改了公司章程,此举更令市场疑窦丛生。

业绩巨亏仍坚持分红,A股首例引关注

2024年财报:亏损3305万仍现金分红4345万

晶丰明源2024年度财报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在半导体行业乃至整个A股市场炸开了锅。一方面,公司全年营收15.0亿元,同比增长15.4%,看似稳健;但另一方面,净利润却亏损高达3305万元,与营收增长形成鲜明反差。

然而,就在业绩一片惨淡之际,晶丰明源却宣布了一项惊人的决定: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5元(含税),合计派发现金红利4345万元(含税)。这意味着,公司将拿出超过全年亏损额的资金进行分红,这在A股历史上实属罕见。

同步修改公司章程,为分红铺路?

更令人感到蹊跷的是,在发布年度报告的同时,晶丰明源还发布了《公司章程(2025年3月)》,并就修订《公司章程》事宜发布公告。

其中,最为关键的一项修改是,将现金分红的具体条件的第一点,从“公司该年度或半年度实现的可分配利润为正值,且现金流充裕,实施现金分红不会影响公司后续持续经营”,修改为“公司实施现金分红不会影响公司后续持续经营”。

这意味着,晶丰明源取消了现金分红必须当年盈利的硬性指标,只要满足“累计未分配利润为正值”且“不会影响公司后续持续经营”的要求,即使当年亏损,也可以进行分红。这一修改,无疑为公司在亏损的情况下进行分红扫清了障碍,也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质疑。

业绩大幅下滑,三年累计亏损超3亿

上市初期辉煌,近年业绩波动剧烈

晶丰明源于2019年10月登陆科创板,主营业务为电源管理芯片和控制驱动芯片的研发与销售。公司产品线涵盖LED照明驱动芯片、电机控制驱动芯片、AC/DC电源芯片以及高性能计算电源芯片等,在相关领域占据一定市场份额。然而,近年来,晶丰明源的业绩表现却并不稳定,呈现出明显的波动性。

根据Wind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4年期间,晶丰明源的营业收入起伏明显。2020年公司营业收入为11.03亿元,2021年大幅增长至23.02亿元,然而2022年骤降至10.79亿元,2023年回升至13.03亿元,到了2024年达到15.04亿元。

净利润方面,波动更为剧烈。2020年净利润为6886.33万元,2021年净利润飙升至67742.07万元,但自2022年开始转盈为亏,当年净利润亏损20586.68万元,2023年亏损9126万元,2024年亏损额达到3305.13万元。三年累计亏损超过3亿元。

宏观环境和行业竞争加剧导致利润下滑

晶丰明源将业绩下滑归因于宏观环境变化及产业竞争加剧等因素。公司表示,LED照明行业整体市场饱和,产品单价持续下降,导致整体业务收入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业务增速持续放缓。尽管晶丰明源强调自身在LED照明行业拥有领先的技术及研发实力,但仍难逃行业下行周期的影响。

分红疑云:稳定股价还是削弱投资能力?

修改章程降低分红门槛,引发市场质疑

通常情况下,业绩亏损的公司鲜少分红,因为这会消耗本就紧张的现金流,不利于未来的发展。而晶丰明源此番举动无疑打破常规,引发了市场对于其分红动机的强烈质疑。

晶丰明源在亏损的情况下仍然坚持分红,首先引发的疑问是,这是否会削弱其未来的投资能力?毕竟,投资需要资金支持,而分红会直接导致资金流出企业。对于一家正处于转型期、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研发和扩张的企业来说,分红无疑会对其未来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分红或为稳定股价手段

另一方面,市场也有观点认为,晶丰明源此举可能是为了稳定股价。在资本市场中,稳定的分红政策有时会被视为公司财务状况良好、对未来发展有信心的信号,从而吸引投资者,稳定股价。

然而,这种做法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如果投资者看穿了公司“粉饰业绩”的意图,反而可能会引发恐慌性抛售,导致股价进一步下跌。因此,晶丰明源的分红策略能否奏效,还有待市场进一步验证。

大手笔收购难掩颓势,总资产不升反降

积极并购扩张业务版图

值得注意的是,在2022年至2024年这段持续亏损的时间里,晶丰明源并非没有动作。为了摆脱困境,晶丰明源积极投身于外延式并购战略,试图通过收购来拓展业务版图,寻找新的增长点。

自2022年起,公司先后完成了两次收购行动,累计投入资金超过4.54亿元,分别是2022年对上海芯飞49%股权的收购(斥资2.04亿元)以及2023年对凌鸥创芯38.87%股权的收购(耗资2.50亿元)。

此外,晶丰明源还在积极推进上市以来的第四次收购计划。2024年10月,公司发布公告称,拟通过发行股份、发行定向可转债及支付现金的方式,收购四川易冲科技有限公司100%的股权,同时计划募集配套资金。如果此次收购顺利完成,将有助于晶丰明源切入无线充电芯片领域,进一步丰富产品线,提升在模拟芯片市场的综合竞争力。

巨额收购未能提振总资产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在晶丰明源累计投入超过4.54亿元进行收购后,公司总资产不仅没有实现增长,反而减少了约6.56亿元。最新年报数据显示,2024年度公司总资产为21.47亿元,与2021年巅峰时期的近30亿元相比,缩水明显。

这一现象表明,晶丰明源的并购战略并未能有效提升公司的整体盈利能力和资产规模。巨额的收购支出,以及整合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种种挑战,都可能导致公司资产负债表的恶化。

未来展望:晶丰明源何去何从?

平衡分红与发展,提升经营效益是关键

晶丰明源在业绩亏损的背景下坚持分红,并积极推进并购,无疑为市场带来了诸多悬念。未来,晶丰明源如何优化资产配置,整合并购资源,将成为投资者和行业关注的焦点。

对于晶丰明源而言,当下最为关键的是如何在平衡分红与发展之间找到最佳的平衡点。一方面,公司需要维护股东的利益,给予合理的投资回报;另一方面,公司更需要将有限的资金投入到研发创新和市场拓展中,提升自身的盈利能力和竞争力。

市场密切关注后续动作

后续晶丰明源在平衡分红与发展、提升经营效益上的举措,将对其在半导体市场的地位和走向产生深远影响。市场正密切关注其后续动作,以及这些动作能否带领晶丰明源走出困境,重回增长轨道。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37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