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巨头联手起诉美联储:压力测试透明度之争升级
近期,华尔街掀起一场针对美联储的激烈反攻,其焦点在于美联储年度压力测试的透明度问题。美国银行政策所(BPI),一个由摩根大通、美国银行、高盛等大型银行组成的行业组织,正式将美联储告上法庭,指控其在压力测试中使用不透明的流程,导致银行面临资本要求的显著波动。
这场诉讼并非偶然事件,而是华尔街与美联储长期博弈的最新篇章。早在2023年,面对美联储拟实施的《巴塞尔协议Ⅲ》最终版,华尔街即展开强烈抗议,并威胁采取法律行动。面对压力,美联储一度“认怂”,宣布减少拟议的资本金提升要求。然而,华尔街并未就此罢休,将矛头指向了美联储的年度压力测试。
压力测试旨在评估银行应对不利经济状况的能力。测试结果不佳可能导致美联储要求银行增加资本,限制股息派发和回购。此次诉讼中,银行们并非反对压力测试本身,而是要求提高其透明度。他们认为,不透明的测试流程可能导致数十亿美元的意外资本负担,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利影响。高盛CEO大卫·所罗门曾公开批评该过程的不透明性,导致资本管理困难。
面对诉讼,美联储在周一发布公告,称准备对压力测试进行重大修改,寻求公众意见,以提高透明度和减少结果波动性。然而,美国银行政策所首席执行官格雷格·贝尔表示,诉讼仍有必要,以维护合法权利。此外,银行业也担心美联储的公告并未提及实质性改变资本要求,未能满足其减少监管负担的诉求。
值得关注的是,特朗普政府过渡团队正探索缩减或撤销华尔街银行监管机构的可能性,这将对未来的监管走向产生深远影响。部分美国团体则担忧,提高压力测试透明度可能会使其变得容易操控,对银行更有利。美国经济智库Better Markets主席丹尼斯·凯勒赫认为,美联储此举可能将压力测试的“钥匙”交给华尔街银行,使其变得可预测且易于操控。
总而言之,这场华尔街与美联储之间的博弈,不仅关乎银行的资本要求和监管负担,更关系到美国金融体系的稳定和未来监管方向。这场法律战的结果,以及美联储后续的政策调整,都将对全球金融市场产生深远的影响。 未来,我们或许会看到更多围绕监管透明度和银行资本充足率的讨论和争论。区块链技术,以其透明、不可篡改的特性,或许能在未来为金融监管提供新的思路和解决方案,值得进一步探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